A3计划系列讲座—— 现代绘画的场域构成及再造

作者: 时间:2019-09-11 点击数:

    (通讯员:钟金灵) 201991019时,由湖北美术学院油画系主办的主题为《现代绘画的场域构成及再造》讲座在A12公共课部104教室举办。本次讲座由来自艺术学博士、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陕西美协油画艺委会委员、西安美术学院造型艺术部色彩教研室主任董文通老师主讲。

出席本次讲座的有油画系老师范安翔、于轶文、谢琦以及朱旎、邓洧、李昊、江超、范楚婧老师。讲座伊始,董文通老师首先提出了场域概念,围绕绘画的场域构成以及再造进行讲述。他介绍艺术场域的概念是由布尔迪厄最早提出的,作为现代场域理论的主要构建者,他把一个场域定义为经过客观限定的位置间客观关系的一个网格或一个形构,为艺术场域的研究提供了很好的范式借鉴。随后董文通老师通过展示一张绘画场域研究分层结构图,导入了绘画场域的相关论述,依次介绍了前现代绘画、现代绘画、后现代绘画和当代绘画。其中当代绘画就是场域绘画,可以将它分为两种阶段,一是以马格利特为代表的“观念的绘画”,二是以贾科梅蒂为代表的“绘画的观念”。他着重提出:绘画创作场的中心是画家,再是画家的身体,而绘画的场域创造在于创作者的自主性再造,包括与常规决裂、反思性、抄袭与传承。董文通老师灵活运用生动幽默的语言对同学们循循善诱,采用实践与理论结合的方式亲切地表达自己的创作思路以及对乡土的留念。在提问环节,同学们踊跃发言提问,董文通老师都一一耐心解答。他教导同学们在如何突破惯性问题上,可以试着用“悬置”的方法,把既定的思维理性抛弃,同时指出对于现阶段的我们来说,惯性也有其价值而非一味摒弃,它能带给我们自身更好地成长。最后,董文通老师精彩的分享赢得了在场师生经久不息的掌声。

此次讲座让同学们通过对艺术场域的认识,更加深入地了解并思考画家在社会场域中如何自主构建,以及如何再造一个在地性场域,最终如何克服来自艺术场域下的层层危机。

本次讲座是我系A3艺术计划学术系列讲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A3艺术计划立足于我系的专业性及学术性,致力于为学生们带来最新的艺术资讯及内容,拓展同学的眼界并提高其思维方式。后期还会陆续推出更多讲座,请敬请期待。

 

版权所有 2012 湖北美术学院 Copyright © 2012 HIFA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050033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