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而复始”:A3计划系列展暨“丹培拉绘画多重诠释研究展”武汉站巡展开...

作者: 时间:2016-09-02 点击数:

 

时值开学季,中央美术学院造型学院和湖北美术学院油画系以一场展览带来了学院对艺术史的局部追溯。201691日晚8时,继北京、上海、厦门、威海、晋中、深圳等城市的巡展后,周而复始——丹培拉绘画多重诠释研究展在湖北美术学院美术馆开幕。

本次展览展出200余幅左右丹培拉绘画,其中不仅有中央美术学院造型学院油画系材料艺术工作室历届研究生、研修班的留存收藏,同时亦包括了2015届中央美术学院造型学院油画系丹培拉绘画高级研修班部分学员创作,基本上体现了中央美术学院多年来在丹培拉研究与教学上取得的成果

丹培拉,是欧洲古老而又现代的画种,比起油画的历史更为久远。作为油画前身的一种绘画技法,丹培拉绘画是我们认识欧洲油画史、绘画史、文化史极为重要的对象和途径,对于丰富和拓展中国当代绘画的语言形式和精神深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作为西方最古老的绘画技术,丹培拉最早可以追溯到古代希腊甚至古埃及,到罗马特别是拜占廷帝国时代已是当时最主要的画种,文艺复兴前期经过乔托之后一代画家的探索,得以更加成熟与发展,到意大利文艺复兴盛期,丹培拉和湿壁画做为当时两大画种双峰并起,创作出无数艺术精品,中央美术学院教授潘世勋在对丹培拉进行来源、定义、历史发展、技术演变、艺术特色等方面进行介绍后表达了举办本次展览的意义,对于今天的中国画家,了解一些丹培拉的技法于材料知识,很有益处。不仅有利于欧洲绘画传统的深入研究,对古代大师杰作的观摩借鉴,同时还将推动现代中国绘画材料应用的多元发展 在当代绘画的发展语境中对丹培拉绘画进行多重诠释的想法亦被赋予诸多期待,在中央美术学院近20年的研究与教学中,不断地尝试借助丹培拉作为一种独特物性材料具有多重的可变性,从水性、水油不同比例混合到油性的不同状态,并结合创作者自身不同秉性气质的感悟和发挥,而形成多重语感形式的表现。同时,在当代文化语境中,丹培拉还可以结合油画、丙烯、拼贴等多种材料的交错混合运用,创造出新的语言形式 作为一种绘画语言的丹培拉,在当代文化观念下,以开放的形态,与其他语言相互结合、碰撞、嫁接、糅合,从而形成打破自身单一语言的多重可能性,湖北美术学院油画系副主任徐文涛同时也提出,这是超越单一画种的、注重从相互关系发现问题的新的思维方式,正是注重于绘画语言关系的学习、把握和引导,造就了语言及含义多重表现的可能性,从而把创作导向更加自由的天地

据悉,本次展览自201691日展至914日。武汉巡展结束后,内蒙古美术馆、内蒙古包头市美术馆、吉林艺术学院还将陆续迎来丹培拉绘画多重诠释研究展

                              嘉宾合影

             湖北美术学院美术馆馆长张杰主持开幕仪式

                 湖北美术学院油画系副主任徐文涛致辞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潘世勋致辞

             合美术馆执行馆长鲁虹致辞

          湖北美术学院院长徐勇民宣布展览开幕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版权所有 2012 湖北美术学院 Copyright © 2012 HIFA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050033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