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5日晚7时,油画系邀请的柏林艺术学院布克哈特教授在公共课部115室为全校师生举办了一场讲座,讲述了他从画50多年的绘画过程以及他每个时期绘画风格的变化情况和创作感悟。

布克哈特教授谈到:“一个艺术家在他创作的经历中是有很多感受的,一个艺术家,画家在不断变化,在一定的基础上否定自己的想法,那是进步的表现”。他创作初期带有一定的中国水墨意味,喜欢进行一些荒芜感受的创作,在一片荒漠的黄色大地上画面有一个小男孩,抱着小狗,凝视前方……他指出,他画的并不单指小孩,而是一种心境的表达。
之后,布克哈特教授的创作转变为画拳击风格,这种风格比较粗犷,比较抽象。由于他平时喜欢看一些拳击比赛,画的拳击手局部动作和表情,有一定的夸张变形,用明亮的色彩去表现,作品张力很大,给人强力的冲击感。再到后期,布克哈特教授的创作风格更加抽象化,把人和山进行融合,一个表情和头部,远看是山,近看是人,但他始终认为作画讲求的是意境的表达。他指出,艺术需要用心去体味生活、观察生活,他鼓励同学们不要局限自己的思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感受。
布克哈特教授以其严谨的语言、生动的讲述、独特的见解,让同学们慢慢把握和体味如何把握艺术的意境,使同学们拓展了思维空间和艺术想象力,激发了探索和求知的欲望。